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果酱 Jam.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果酱 Jam. Show all posts

Tuesday, 7 October 2014

金瓜咖椰 Pumpkin Kaya

上两个星期为了做传统的Kopitiam早餐,花了一些时间来做咖椰,不过有了小宝贝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花两小时用隔水炖煮的方法来煮咖椰,所以我就实验用电子慢锅来煮,不用什么顾火,虽然很香,不过成品还不是那么顺滑,所以还有待研究。当我继续寻找其他咖椰食谱时就发现早前很流行的金瓜咖椰,原来煮这咖椰的时间很短,大约15至20分钟就可煮好。与一般传统咖椰不同,这金瓜咖椰里没加入鸡蛋,而是用了金瓜来代替鸡蛋的部份。由于金瓜本身带甜,所以我也不敢加入太多的糖,虽然糖份减少了,不过对我来说依然是有点甜。煮好的金瓜咖椰颜色金澄澄,让人看了都欢喜,烤了两片海南面包,然后把香香甜甜的金瓜咖椰涂在外脆内软的面包上,拍了照后这些面包就成了我的下午茶。这食谱的份量刚好,煮好后的成品就象照片中的那一小罐,不多也不少。


其实我每个星期都会买一小片的有机南瓜煮给小宝贝吃,平时买一小片,价钱贵少少也没太在意,不过接着要煮很多南瓜料理,用到的份量将会很多,所以就没办法再买有机南瓜,只好转移目标看一般的南瓜。为了迎接这个南瓜蜜月,从超市抬了一粒半的南瓜回来,半粒本地南瓜和一粒日本南瓜。我将本地南瓜分配来做金瓜咖椰,南瓜浓汤还有其他只需要用到南瓜泥的料理,而日本南瓜就留待那些需要焖煮的南瓜料理。
























香香甜甜的金瓜咖椰涂在外脆内软的海南面包上,
你要不要也来一块?


本地南瓜1kg价钱RM2,我买了半粒价钱才RM2++,
所以说南瓜是价廉物美的蔬果。


这是日本南瓜,每1kg价钱RM7.90,外皮是深绿色,
后面的本地南瓜外皮是带点橙绿色。






金瓜咖椰 Pumpkin Kaya


(食谱参考简单の生活,做少许更改)

材料:
去皮去籽金瓜 300克
砂糖 80克
椰浆 200毫升
香兰叶 6片(打结)

做法:
1. 将金瓜写成小块状,然后放入锅里蒸熟,压成泥状。
2. 把金瓜泥,砂糖和椰浆混合,用手动式搅拌器(或食物处理器)将材料打至幼滑的糊状。
3. 将金瓜泥倒入不粘平底锅里,加入香兰叶,用小火煮,边煮边搅拌,直到金瓜泥呈浓稠即可(大约20分钟)。
4. 把煮好的金瓜咖椰装入玻璃瓶里,放置至凉后才盖上盖子。


备注:
因为金瓜本身带甜,所以砂糖的份量可依金瓜的甜度做出调整。









This post is linked to the event Little Thumbs Up (Oct 2014 Event: PUMPKIN) organised by Zoe (Bake for Happy Kids) and Mui Mui (My Little Favourite DIY) and hosted by Eileen (Eileen's Diary).




also linked to "My Treasured Recipes #3 - Taste of Autumn (Oct/Nov 2014)" hosted by Miss B of Everybody Eats Well in Flanders & co-hosted by Charmaine of Mimi Bakery House.






Friday, 3 January 2014

自制黄梨酱 (饭锅版) | Homemade Pineapple Jam (Rice Cooker Version)

每次农历新年前妈妈都会做黄梨饼,这个时候就是全家出动的时刻了!从选购原材料,煮黄梨酱,做饼皮,搓黄梨球,包黄梨,涂蛋液,顾火炉,装罐等等工序都是需要很多人手的帮忙,因为我们家每次做的份量都不少。新年做黄梨饼的习俗在我们家也有好多年的历史了,黄梨饼也是我们家指定的年饼,印象中好像从第一次自己做黄梨饼开始每年都会接着做。一开始是我们家是做黄梨造型的黄梨饼,用饼皮包好黄梨馅后搓成椭圆形状,然后用小剪刀剪许多个小V状,让外形看起来像黄梨一样。过后才慢慢演变成圆圆的球状,表面用塑胶刀划斜纹。近年家里的黄梨饼都是用卷的方式,没有再用以前的全包式的方法了。

家里黄梨饼的黄梨馅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的,每次都是十几二十粒地煮,自己煮过才知道妈妈的辛苦,因为黄梨泥煮至滚时会冒很多的小泡泡,被喷到会很痛的!去年身怀六甲的我依然回娘家帮忙做黄梨饼,不过老公很可恶,说怀孕最好不要吃黄梨,唉,只能做,只能看,只能闻而不能吃,分到的只是饼皮的部份,好可怜哦,那时我就说了下一年要吃多一点来补回去年没吃到的份!今年的时间有点紧逼,带着小宝贝回娘家的话可能会帮倒忙,所以就没打算回去帮忙做黄梨饼。不过我真的好想吃黄梨饼,吃惯了家里做的,一吃到市售的就感觉很不一样,没有那种满足感,因为家里的黄梨饼的馅是很饱满的,大大的一粒黄梨馅球。

偶然游览FB某个烘焙或美食的专页时看到了有趣的标题,大约是用饭锅煮黄梨酱之类的,心想这真是个好个法子,不过当时因为没有要做黄梨饼所以我也没有仔细看下去。那天看到了家里拜拜的黄梨放了好多天都没人动,眼看就要变坏了,所以就叫帮佣帮忙切了那两粒黄梨,乘老公放假又在家里可以帮忙看小宝贝,我就去我的实验厨房,实验用饭锅来煮黄梨酱。家里的饭锅除了煮饭的功能外,还有煮粥,蒸和烘蛋糕的功能,其实之前有实验过用饭锅来煮蜜红豆和红豆水,饭锅有不粘质地的内层,我想煮黄梨酱应该没问题吧!


2014年的第一天爱心厨房就开工了,作为今年的第一个作品,我选择金黄色的黄梨酱。黄梨和旺来的福建发音是一样的,帶有吉利兴旺之意。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家人健健康康,旺来我家,从年头旺到年尾!





























这两粒Pineapple Morris 每粒RM2.50,
比一般的贵少许,不过真的很大粒。


好久没自己切黄梨了,切好后很有满足感,
咔嚓一张给自己欣赏一下。





终于煮好了,金黄色的黄梨酱~!


两粒重约3kg的黄梨,去皮后重量有2.25kg,
去了黄梨眼后重约1.95kg,煮了大约4个小时后就剩下1.14kg。







自制黄梨酱 (饭锅版) | Homemade Pineapple Jam (Rice Cooker Version)


材料:
黄梨 2粒(我用Pineapple Morris,每粒重约1.5kg)
细砂糖 2杯(糖的用量应视黄梨本身的甜度而调整)
麦芽糖 1汤匙

做法:
1. 将黄梨横放在砧板上,去头和去尾部,然后将黄梨直放在砧板上,再将黄梨皮削掉。削好皮后顺着黄梨眼的纹路,用刀先斜切一边,再斜切另一边,将黄梨眼切掉。将黄梨直切成两半,每边再分为四瓣,然后才切成小块状。




















2. 分数次把黄梨块放入搅拌机里搅拌成果泥,不用搅得太碎。把果泥倒入饭锅内,按煮饭的键开始煮,我用PanasonicSR-LV18电饭锅,开始煮时黄梨泥有7杯左右的份量。



















3. 煮了大约一小时后,份量减至5杯左右,开盖时要小心,当黄梨泥煮滚时会冒小泡泡,小心会被喷到。再煮多一个小时黄梨泥已近开始干身了,这个时候的份量大约有2杯左右。将糖加入,不要一次过加完,每粒黄梨的甜味都不一样,最好是先加一半,试味后再调整糖的用量,加了糖后黄梨泥会出水。从加糖后开始最好每隔15分钟检查一次,用饭匙搅拌一下,以防止底部的黄梨泥焦化。












4. 加糖煮后大约小时,黄梨泥的颜色就会加深少许,可是这时的水份还没完全收干,盖回盖再继续煮多40-45分钟,这段时间每隔10分钟就检查一次,用饭匙搅拌一下,以防止底部的黄梨泥焦化。煮至黄梨酱开始干身了,就可加入麦芽糖,搅拌均匀后盖回盖继续煮至饭锅的煮饭设定跳到煮好的设定为止。我的饭锅有倒数显示的功能,在要煮好前的5分钟我才加入麦芽糖。




















备注:
以上的食谱是我第二次用饭锅煮黄梨酱,煮好后黄梨酱可能会比较湿,不过如果一次过煮得太干的话就很难补救,如果嫌黄梨酱不够干身的话可将黄梨酱放入平底锅内以中小火炒至更加干身。我先将煮好的黄梨酱放至冷却后,才将其收入冰箱,待第二天检查看黄梨酱是否够干身,如果不够才再加工。由于还没决定要做那种黄梨饼,所以以上照片里的黄梨酱是尚未加工的。

煮黄梨酱的时间视黄梨的大小而定,我煮了两次,两次的时间都不同。第一次的黄梨酱我用了一粒Josapine和一粒Morris(大小像这里的图片),煮了一小时就开始干身了,加了糖后再煮多一小时就完成了,总共用了两小时,而这一次就用了接近四小时。

第一次的黄梨酱我加了1粒柠檬的汁,1寸长的桂皮,1 1/4杯的白糖和1/2汤匙的麦芽糖,煮出来的味道很不一样,隐约中带有些香料味,而这次就纯黄梨和糖,没加其他香料。黄梨酱里加了麦芽糖是要增加黄梨酱的粘性,妈妈叮咛说不可加太多,加了之后也不可煮过久,不然就会变成很有嚼性的黄梨酱了。

妈妈的黄梨一向来都是用刨刀来刨,这样煮出来的黄梨酱才有一丝丝的纤维,口感也较好些,不过家里没刨刀所以就用搅拌机来处理。



这是第一次煮的成品,不知是不是加了桂皮的关系,颜色较深。
这一份的黄梨酱已经是加工炒过的,比较干身些。
之前是心血来潮突然要煮黄梨酱,家里也没有麦芽糖,所以用饭锅煮好待凉后就收入冰箱。
隔了好几天用平底锅炒时才加入1/2汤匙的麦芽糖。







Monday, 18 March 2013

焦糖咖椰 Caramel Kaya

想自己煮咖椰好久了,可是一直都没有去买新鲜的椰浆,昨天家婆去了巴刹,就乘机拜托她帮我买了两粒椰子。煮咖椰真的很花费时间,不过整个过程是充满期待的,煮的时候整个厨房都充满了椰浆的香味。一开始煮的时候咖椰的颜色是很浅的,就算加了焦糖,颜色也不太深,可是越煮越久颜色就开始变得越深,咖椰就越浓稠。下午茶的时间到了,也是试吃的时候,烘了两片面包,搽了一些咖椰,再切两片冷牛油夹在面包中,一向以来我都不太喜欢牛油搽面包,可是这个咖椰牛油组合还可以接受,一口咬下去,厚厚的牛油和咖椰咸咸甜甜的,吃了好有罪恶感哦~






将面包烘一烘,搽上咖椰再加上冷牛油片,就成了我今天的下午茶~


咖椰搽得太多了,都从里面流了出来。


煮了大约两个小时,焦糖咖椰终于煮好了!





焦糖咖椰 Caramel Kaya
(食谱参考星厨房,做了一些更改)

材料:
焦糖:
幼糖 50克
清水 1汤匙

做法:
1. 幼糖及水同时倒进锅内,使用慢火煮至糖溶化,无需搅拌。
2. 接着晃动锅子,继续使用慢火将透明的糖浆煮成琥珀色后马上离火。


咖椰:
新鲜椰浆 460克 (两粒椰子的份量)
鸡蛋 4个(我用了Sakura鸡蛋)
幼糖120克
班兰叶 4片(打结)

做法:
1. 将椰浆,鸡蛋及糖一起搅拌至糖溶化,接着过滤。
2. 将过滤好的椰浆倒入装有焦糖的锅子内,这时候可以看到焦糖已经凝固了。
3. 慢火隔水煮,每隔十分钟搅拌一次。
4. 煮至焦糖完全溶化,咖椰呈现浓稠状即可,过程大约一个半小时。(我的份量较多,用了大约2小时)
5. 装瓶,待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